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子民好好说 > 正文

互联网将很快成为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报纸不是新闻,电视也不是新闻,它们仅仅是新闻的载体而已。新闻报道中描述的事件没有载体也是实在发生的,载体只是承载了一部分的传播功能。同理,学报本身也不是学术成果,学报期刊也仅仅是学术论文交流的载体,论文载体并不参与科研成果的研究过程,它也仅仅是承载了一部分学术传播的作用。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传统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它也必将改变传统学术期刊格局和学术交流生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纸质新闻媒体和杂志关门倒闭已屡见不鲜,但争办纸质学报期刊的机构团体却蜂拥而至。

  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分为理论性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研究论文两大类。科研论文的核心社会价值在于描述科研成果、提供学术思路、研究方法和实验数据等,而互联网的普及,及其开放、快速、海量及互动等特性,恰恰是最适合实现这些目标的。利用互联网发表论文,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纸质期刊发表周期过长的问题,还能规避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有效地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等。传统的学术期刊往往因为发表周期过长,导致作者的科研成果丧失首创性、时效性、引领性,同时,也会使读者难以及时获得科研动态、研究进展及最新的技术方法。

  同时,互联网这种论文新载体的不同,还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期刊学术论文在评估评价等方面的不足。在纸质期刊时代,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且不分正面和反面引用)是评估论文价值和影响力的最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其局限性在于一篇很有价值的论文,读者用其思想指导实验、开展工作、或进一步研究发展到申请专利、制造出产品,但这位读者就是不发表论文,所以对原论文就不会增加被引用次数。

  必须指出,一些作者错误地认为,论文在传统期刊上发表是传播其价值的最有效途径。但是,你的论文发表之前,出版商要求作者同意他们的版权转让协议。这些条款有可能严重影响论文的传播和被引用。而相关研究表明:开放存取论文达到被引峰值的时间在延长,互联网并没有加快开放存取论文的老化,反而有延缓之势;单篇论文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综述性论文更容易出现“高下载低引用”现象;从长期来看,开放存取论文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之间呈现正相关趋势。以网络为载体的开放存取网站其影响力在逐步增大。

  如今,全世界凡是由人参与的事物都在往互联网上迁移,互联网成为发表论文的新载体应该不容质疑。与其相伴,利用互联网发展出新的学术评价机制将是大势所趋。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全面评价论文的价值。大量论文首先在线发表(有的只在网络发表),读者在线阅读的普及,不仅可以通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评估其学术价值,而且可以统计论文被在线阅读的时间、点击次数、下载次数、收藏次数、转载次数、评论评价、推荐次数等,都可以成为论文价值的评价指标。

  论文不就是交流吗?无论出版商、学霸、评价机构如何抬高传统期刊的地位,只要学术界回归到发表论文是为了学术交流的本来目的,是纸质期刊发表好还是通过网络数字发表好,应该是没有争议的。

  (2019-12-22)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