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子民好好说 > 正文

是时候该叫停初中后的中职分流硬性规定了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总体保持普高与中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并不是一项新政策,这项政策可以追溯到1983年,至今已经三十多年的历史了,而且教育部几乎每年6月都要发文,要求各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强化招生统筹,引导初中生源合理分流,原则上要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对近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职普比例低于45:55的地区,教育部还要进行重点督查。

  而实际上普高与中职这个比例长期维持在6:4左右的水平上。与之伴生的另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中职院校“吃不饱”,普通高中“装不下”,甚至出现了不少初中毕业生为了避开中职选择高价的民办高中,有时还会因为普高招生指标突然收紧不得不面临清退的情况。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因为国家大力倡导,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中职学校不但有免学费政策,还有给中职院校国家级别的助学金相配合,不但可以基本保障就业,而且还可以升学深造,可进可退又实惠,为什么有很多家长学生却像躲瘟疫一样唯恐避之不及呢?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提出过“看不见的手”的命题,最初的意思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考虑自己利益得失,受“看不见的手”驱使,通过分工和市场的作用就可以达到合理分配的目的。在几个世纪的经济学实践中,“看不见的手”被证明不是完美的,但是在这里,这个比喻却恰如其分,说明在普高与中职分流中那么多“看得见的手”(比如政策、优惠)后面,一定还有另外“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

  这其实引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的今天,是否还应该实行普与职中考的分流政策,甚至有些地方僵化的通过分数执行1:1“分层”的做法?

  第一,学生和家长用脚投票

  为什么学生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中职呢?大体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生源等而下之。由于分数成了分水岭,分数低的去了中职,历来秉持着“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大部分中国家长自然不愿意让孩子去扎那个堆。

  二是整体素质不如普高。虽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作为中职教育而言,仍然普遍存在着教学硬件落后,师资队伍弱,教学管理、专业设置混乱等众多问题。

  三是就业前景、待遇不好。中职很重要的一点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其突出特点就是面向就业市场,这也是与普通高中人才培养完全不同的路线图。而且对于很多家长和学生来说,上学为的就是找个好工作,那么中职毕业之后能够找到“好工作”吗?三十多年的实践结果是否定的,我们撇除不符合实际的期望以及学历贬值的社会趋势,仅仅从一个数字就能看出来,那就是很多中职学校的升学率很高,有的甚至高达85%以上,从一方面讲,体现了中职学生向往更高的教育层次,但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折射出,中职毕业之后的就业前景恐怕不是那么美妙的。换言之,普遍意义上,如果中职毕业后能够找到超过大学毕业的收入,上述的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因为这反过来也可以证明市场需求旺盛,就业市场广阔,家长和学生自然挤破了头,学校不愁招生了,那么生源、教学、就业等也就成了正循环,而当前则恰恰相反,这才让中职教育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

  第二、基础教育阶段应保持一致性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基础教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国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第二,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它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或某些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方法以及评估等,都必须服从这样一个基本的价值目标。《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而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初中后的中职分流严格讲还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础教育主要应该是育人,提高科学素养,而不是选拔,应该保持基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这样说并非不重视职业教育,而是当前很多中职搞起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的学制,还有的职高进校后就分流出“对口高考冲刺班”,这等于又回到了起点,直接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初衷。

  第三、强行中职分流有违公平原则

  很多人将中职“遇冷”其归结为社会歧视或者唯学历,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2019年由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一句开宗明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而且要“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实现办学模式的嬗变。既然两种教育模式是平等的类型教育,还有什么可歧视的呢?

  但是悖论接踵而至。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要问,既然是平等的类型教育,那么在中考之后学生选择普通高中和中职为什么要还要根据分数高低来划线,高于分数线的就可以去普高,而低于分数线的就只能去中职呢?如果按照这个原则一刀切,那么普与职“分流”不就成了明显的“分层”了吗?这在连快慢班都不允许设立的基础教育阶段是显得非常突兀,实际上是变相的剥夺了学生对受教育类型的选择权,有违公平原则。

  第四、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的新形势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基础教育阶段也应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近些年来部分专家和官员一直呼吁的义务教育从初中阶段提升到高中阶段也应该纳入议事日程。另外,由于之前计划生育政策所造成的生源惯性下降,再加上普通高中、普通高校连年扩招,在很多地方,中等职业教育实际上成为了鸡肋。

  实际上在几个大城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普与职比例逐年调整。以上海为例,近些年中高考人数持续下降,中考人数从2005年的15万多降到2018年的7万多。这意味着,在高中学校数字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即便上海的中考生全部升入普通高中,也完全有接收能力。但因为职高招生的要求,上海中考后入读普通高中的比例,2015年为67%,近两年略有增长,基本维持在80%以内。

  这里插一句,即便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是为了保证国内廉价劳动力的供给,但恐怕很难达到目的,这是因为它违背了基本的市场规律,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劳动力价值必然水涨船高,其供给也必然保持动态下降趋势,强行想把劳动力价值摁住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比如就业市场太差,中职学生会继续升学)。

  可以看出,“看不见的手”在这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调配作用,从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虽然当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阶段,但包括办学者、管理者在内的大多数人依然还秉持着精英教育的思维在做事。

  我们需要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方向已经确立多年,在教育领域是否还在延续着计划经济的思维。比如文章一开头提到的,从1983年就提到的“普与职招生规模基本相当”,到如今已经几十年的时间了,该政策制定时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小,分流一部分学生上中等职业院校非常适应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但是,经过1999年的高等教育大扩招,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时,就应该调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普职比例,提高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别省份的高考招生计划已经超过报考人数,个别高校已经难以招满计划招生人数,还靠国家财力大量补贴中职院校,有什么样的数据能够继续支撑这个政策延续,完全不顾及“中职招不够,普高装不下”这个基本现实的呢?再硬性规定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普职比例,与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不适应,与老百姓对教育的期望严重不符。

  如果我们有充足的数据支撑,而且也符合国家当前的要求,那毫无疑问是要坚持;但假如只是为了保障现有中职学校的生存,那无疑是本末倒置,应该充分认识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配,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普与职的选择权,根据实际情况对中职学校进行关停并转,这并不代表我们不重视中职教育,相反,要加强中职学校的紧迫感,从根本上提升中职教育的质量,优化中职就业环境,通过切实措施,把学生特别是好的生源拽回到中职校园中。

  同时,从国外部分国家的经验看,高中教育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综合模式,即高中教育阶段并不分流,而是把所有高中办为综合高中,既给学生提供学术性课程,又提供技职课程,高中毕业后再由学生选择进普通院校还是职业院校;另一种是分流模式,选择职业教育大多交由家长、学生的自主选择,其中也有强制分流的情况存在,但会有基本的分流依据,如有的国家在初中会设置各种各样的项目及活动,来记录和观察学生的各项能力,三年下来把所有记录汇总,便基本知道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如果在理论上比较擅长,那就进普通高中,如果在操作方面比较擅长,那就进职校”。这些都可以给予我们借鉴,无论如何,在普职分流这件事上,仅仅靠分数“一刀切”既粗暴又不科学,也不符合普职平等的基本理念,最终只能导致恶性循环,毁了学生,坑了家长。

  (2020-09-27)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