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网络应用流量的优化管理与控制
针对校园网络出口流量带宽拥塞现象,笔者进行原因分析,结合网络应用数据流量和消费群体梳理归类,按照“疏堵”结合的理念,通过认证流量计费系统、内容加速系统、流控设备等相关设备,对可视化出口带宽流量进行优化管理控制,确保关键性网络应用业务顺畅,提高整体网络运行质量效果。
引言
随着信息化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大部分大中院校专线接入CERNET和INTERNET,校园网络覆盖教学、科研、办公及学生公寓和家属区,校园区域光纤互联,网络主干速率达到千兆以上,楼宇间汇聚,百兆、千兆交换到桌面,信息点不断迅速增长。提供WWW、Email、FTP、VOD、BBS等多种网络应用服务,为学校的教学创新、资源共享、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网络基础平台,有效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服务保障水平。
一、校园网络出口带宽流量存在瓶颈问题
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应用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互联网作为最大的资源宝库,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校园网络应用更是集工作、学习、娱乐于一体,终端用户对学校有限的带宽资源进行无节制的抢占,整个网络流量充斥大量P2P下载及视频流媒体应用,导致校园网络出口链路拥塞,甚至瘫痪,用户端网速越来越慢,学校关键网络应用门户Web站点、OA、Email等基本服务受到严重影响,不能正常访问。
二、原因分析
1.带宽赶不上数字化建设的速度
最近几年学校数字化建设规模不断地扩展,从最初的有线网络到桌面,到现在的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网络终端接入更加方便快捷,信息点数量成几何数增长,并发数一般都保持在成千上万IP同时在线,而相对增长缓慢的校园出口带宽来说,平分下来的流量带宽在减少,导致抢带宽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威胁基本网络业务应用。学校的网络运行经费毕竟有限,依靠不断地扩容网络出口带宽来满足用户端的需求变得不太可能。
2.P2P网络应用占据校园网络大部分出口流量带宽
伴随P2P技术及应用的迅猛发展,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网络传输访问的C/S模式,用户端应用流量从原来树状的层次化结构向扁平的网状结构转变,在这种转变下,每台接入网络的计算机既是客户端也是服务端。对用户来说,通过大量的点对点的直接连接,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共享,数据的高速传递,P2P网络应用充斥整个网络,吞噬掉了大部分带宽资源。加之当前网络视频流媒体的盛行,数字化高清视频对网络用户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在线视频消耗的带宽资源已占据所有网络应用流量相当大的比例。P2P应用以下载类软件迅雷、bit、电驴和视频播放软件PPSTREAM、PPLIVE等最为突出,如图所示是通过流控设备对本校网络日应用流量分析报表,我们可窥之一斑。
图 网络日应用流量分析
从上图总带宽流量我们可以看出迅雷、BIT下载和PPSTREAM流媒体占据了带宽流量百分之八十左右,而正常HTTP应用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的区别是什么?
近年来,如火如荼的物联网,使得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校园、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概念向我们蜂拥而至。 [查看详情]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摘 要:本文简要梳理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以山西师大新校区为例,概要介绍了智慧校园构造技术路线,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智慧校园模型。重点讨论了智能弹性架构的虚拟化校... [查看详情]
基于微信平台的校园信息查询系统研究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正在被广大的年轻群体所接受,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本文完成基于微信平台的校园信息查询系... [查看详情]
智慧校园规划与建设研究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学校发展的又一新趋势,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对外展示自我形象的一个窗口。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步入以智能教育平台建设为改革突破点,利用现代教育... [查看详情]
教育云平台与信息化智慧校园的建设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
后勤信息化在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研究其建设策略很有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后勤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建设外包相关理论,其次分析后勤信息化规划及其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