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背景下智能标签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智慧校园建设对数据的精准应用提出了便捷、实用、个性化的新要求。当前高校各部门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对于人员及其身份的管理模式单一,管理效率滞后。建立智能标签管理系统,管理基础标签,挖掘特征...
摘要:智慧校园建设对数据的精准应用提出了便捷、实用、个性化的新要求。当前高校各部门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对于人员及其身份的管理模式单一,管理效率滞后。建立智能标签管理系统,管理基础标签,挖掘特征标签,将校内机构、人员、身份进行多维度的标签化管理,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特征标签精确筛选目标群体,可以实现智能推送、师生画像、智能预警等精准服务应用。
关键词:智慧校园;智能标签管理;群体特征;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19-0085-05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智慧校园的普及和数据中心的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应用场景与尝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现有智慧校园应用需求趋向校园服务升级和校园管理转型[1],在真实场景中精准应用数据,为师生提供便捷、实用、个性化的服务,是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落脚点。为使高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建设高校社群管理平台是当务之急。由于高校组织机构复杂、人员身份属性繁多,建立必要的社群管理体系,将机构、人员、身份进行多维度标签化管理,成为数据精准应用的重要前提。
对于上述问题,可以基于高校社群特征,在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建设智能标签管理系统。系统以标签的形式对组织机构、人员身份、师生特征等数据进行标记和管理,再通过单维标签或者多维标签的方式,精确筛选出群体特征,进而对其进行消息推送、应用推荐等精准服务。这种方式为解决智能推送、师生画像、智能预警等数据精准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校园的信息化建设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基础建设阶段、系统集成阶段、应用集成阶段和信息集成阶段。前三个阶段的建设统称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第四阶段则是在此基础上,对学校各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挖掘,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决策支持,称为智慧校园建设[2]。我国高校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拥有着极快的发展速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所有高校都经历了数字化校园建设阶段,提高了高校的信息化水平[3]。但在进一步的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瓶颈[4-5]。
1.参差不齐的信息化程度
高校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程度因各自的发展水平和重视程度而参差不齐。对于数据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有数据平台且与学校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共享;第二,有数据平台但暂未与学校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共享;第三,暂无数据平台。处于第一层次的部门信息化程度较高,实时的数据共享可以保证数据的时效性,但处于后两个层次的部门大部分都还只停留在利用电子表格进行下级部门数据信息的统计与上报,造成数据缺乏实时性、准确性,存在信息孤岛,没有跟学校的其他数据共享,导致信息化应用水平受限。
因此,基于高校社群特征,搭建智能标签管理平台,以标签的形式标记和管理机构、身份、特征等数据,实现对高校社群的有效管理,是时代所需。
2.形式单一的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的形式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很多高校都意识到社群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对校内人员身份进行了详细的划分。然而,仅仅针对人员身份的管理模式太过单一,不能全方位真实地反映人员情况。毕竟人员还有各自的特征,如职级、职称、年级、性别、偏好等。因此,这种模式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管理作用,但不能满足要求,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形成完善系统的管理才行。
第二,高校中一些人员的身份,不受所在部门机构管理的约束。例如信息员等,这些身份一方面受本部门管理员的直接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受其所属职能部门的管理。各部门的信息员既受本部门院、处、部长的管理,又受学校信息处的管理。传统的人员纵向管理模式过于单一片面,并不能简单地套用在这些身份上。
因此,急需形式多样全面、支持横向管理的新模式。
3.更新滞后的管理效率
高校中的人员变更一般只有人事处和本部门的管理人员知道,其他部门和系统管理员往往无法详细了解全校每一个人的变化情况,只能从校内通知公告或者通过打电话咨询才能了解变动情况。因此,数据更新的滞后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与数据的有效性。
因此,基于高校社群特征的智能标签管理平台的数据交互接口,通过对更新频率不同的数据设置各自的同步时间,同步过程中,发现标签有变动情况的,如部门的名称发生变化、部门间产生人事变动等,则会在管理员登录平台后弹出提示框提醒更新,在管理员确认后方可更新标签。不仅能够节省资源,还可以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与实用性。系统管理员可通过权限设定,将权限下放至各院系、各部门,更能保证人员数据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此外,还可通过设置助理的方式,将当前权限完全复制到助理身上,共同管理,以分担工作压力并提高管理效率。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智慧校园背景下智能标签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智慧校园建设对数据的精准应用提出了便捷、实用、个性化的新要求。当前高校各部门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对于人员及其身份的管理模式单一,管理效率滞后。建立智能标签管理系统,管... [查看详情]
疫情期间高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线上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各省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线上教学成为教育行业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由于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的特殊性,专业知识学... [查看详情]
利用公共信息化平台提升线上本科教学水平的实践
摘要:文章按照疫情防控期间教育行政部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总要求,以西安理工大学为例,论述了实现线上课堂教学需要做好的工作和思考。通过前期筹备,精心组织教... [查看详情]
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在线教学直播平台建设研究
摘要: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对在线教学直播的需求,为了给师生提供高质量的在线教学平台,西安交通大学依托现有智慧教室以及校园网优势,探索研究建立了一套在线教学直播... [查看详情]
高校教师线上建课平台选择影响效应研究
摘要:新冠疫情背景下,高校教师线上建课行为日益受到关注,但已有研究缺乏深入探讨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和教师线上建课两者的关系。该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将在线开放课程认... [查看详情]
教育治理视角下的县域教育信息化机制研究
摘要:教育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县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湖北咸安和崇阳教育信息化实践对于教育治理视角下开展县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