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信念研究
摘要:教学论研究生是我国教育学硕士的重要组成。在传统教育生态向信息化教育生态转型的时期,教学论研究生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成为培养重点。文章采用问卷法从2017年到2019年连续三年分别对教学论专业一年级...
摘要:教学论研究生是我国教育学硕士的重要组成。在传统教育生态向信息化教育生态转型的时期,教学论研究生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成为培养重点。文章采用问卷法从2017年到2019年连续三年分别对教学论专业一年级共583名研究生进行了调查,从信息技术自我效能的视角探索了该专业研究生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信念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了信息技术自我感知有用性ITPU(IT Perceived Useful)、信息技术自我感知易用性ITPEU(IT Perceived Ease of Use)、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信念之间的结构模型,同时探索了可能的干扰因素。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信念;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技术接受模型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22-0076-06
一、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Education 2030 Framework for Action)是引领全球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实现“教育2030”所有议程的关键,并强调培养教师充分掌握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社会网络的能力,以及掌握媒介素养和信息来源批判(source criticism)技能[1]。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指明“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2]2018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在“教师培养层次提升行动”部分强调“按照有关程序办法,增加一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引导鼓励有关高校扩大教育硕士招生规模,对教师教育院校研究生推免指标予以统筹支持。支持探索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有机衔接的培养模式。”“‘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部分提出“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变革。”[3]无论全球教育发展还是我国的教育发展,都将教育现代化和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需要有教师的教学信息化能力作为基础,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成为教师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未来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信念研究
摘要:教学论研究生是我国教育学硕士的重要组成。在传统教育生态向信息化教育生态转型的时期,教学论研究生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成为培养重点。文章采用问卷法从2017年到2019年... [查看详情]
云平台环境下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云平台在大数据和资源共享理念下应运而生,实现了资源和信息的即时共享互动,是高等教育现代化... [查看详情]
AR在小学几何体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摘要:AR在教育领域已有大量的应用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促进学生对空间结构内容的理解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文章聚焦于小学几何体教学,在阐述当前小学几何体教学... [查看详情]
基于超星及QQ分屏模式的在线教学实践
摘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在线教学。文章基于超星学习通及QQ分屏平台,构建了《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在线教学模式,并开展了实践教学应用。结果表明... [查看详情]
信息化环境下中学物理课堂变革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互联网作为承载信息的载体,其多元化特征对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课题组在遵义地区开展了信息... [查看详情]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当前,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工科建设的需要,使得社会对于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学生学习自主性不足、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