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双一流”建设 > 正文

“双一流”建设问答原稿连载(三)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双一流”建设如何体现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是“双一流”建设要坚持的目标,即必须按国际通用的评价准则达到一流,又能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我们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办学经验,先后建设了一批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比如我们的地质、矿业、石油、电力、钢铁等独立建制的大学,这些大学在国家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这些学科群特色鲜明的大学外,我们中国大学群体最鲜明的特色是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双一流”建设既是目标,又是过程,这种定义是具有时空局限性的相对概念。今天我们谈起“双一流”,总是有人会拿出《基本科学指标》(ESI)说事儿,这个学校有几个进入前百分之一的学科,那个学校有几个进入前千分之一的学科,且不说ESI的学科划分与我国实际学科设置差别较大,总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永远也不会成为别人心目中的一流。

  西方的大学把知识的产生(科学研究)排在第一位,例如,大家都知道的哈佛大学,就是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其13个主要学院中,只有4个学院招收本科生,其他学院只招研究生。再比如,北美大学联合会(AAU)中的60所美国大学培养了美国百分之四十五的博士研究生,2015年这60所大学获得联邦政府科研经费的比例占全国的百分之五十九,而我们全部大学获得国家财政支持的科研经费比例还不到百分之十。

  坚持立德树人和科技创新,立足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关键。高等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是高等教育活动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客观需要。通过改革和体制创新,由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向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模式转变。这也正是“双一流”保持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世界水平”一些人的参照体系好像就是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美国的120所左右的研究型大学基本上是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为主,而我们具备建设世界一流基础的大学,对国家的主要贡献还是在人才培养上,这就构成了我们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特色的起点。

  “双一流”建设不能只关注少数几个学科领域的科研名次和学术论文的多少,要关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并逐步影响和发展形成世界一流大学标准。所谓高影响因子期刊、高水平论文、高被引作者、自然指数等,主要集中在部分学科领域,仅仅反映基础研究领域的少数几个学科进展情况,与我们国家的学科设置差别较大,用别人现有的评价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所大学的科研整体水平,更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

  (2017-09-21)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