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热点聚焦 > 正文

延期“高考”影响几何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社会上关于疫情下高考是否延期的热点讨论终于有了答案,3月31日,教育部发布: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 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除北京、湖北外,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历史总是值得玩味,机缘巧合,2003年因遇非典病疫,高考时间从7月提前至6月;17年后的今天,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高考又从6月推迟至7月,当然,之所以这样做,是教育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综合研判、审慎研究,遵循“健康第一”和“公平第一”原则的结果。

  当前全国本土的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已基本阻断,但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我国疫情输入风险压力持续加大,卫生防疫专家认为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疫情防控风险相对更小。高考是涉及千万考生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必须采取最稳妥、风险最小的方案,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那么,延期高考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条:

  第一,有利于考生充分复习备考。 疫情之下,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实际上是“停校不停学”)的部署,全国各地学校在延期开学期间,均采取了网络教学、电视课堂等多种手段,指导学生居家复习。但由于网络、设备等基础条件,在线学习技巧以及学生自律性、家庭环境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和应考准备受到较大影响,高三学生及其家长心态普遍较为焦虑。延迟一个月,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集中备考,有利于考生更好地夯实知识基础、调节心理情绪,从而以更佳的状态参加高考。

  第二,确保高考公平公正。 疫情发生后,由于城乡网络学习条件等差异,部分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复习备考受到影响非常大,网络学习环境、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及家庭环境都不利于其充分利用在线学习资源进行备考冲刺,由此反而可能拉大学习差距,延期一个月,可以尽可能把这种起点上的不公平降至最低,使得考生有更多时间按教学计划在校集中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考生公平备考,公平竞争。

  第三,让学校有更充足的时间做好衔接。 随着国内抗疫情况向好,各地陆续开始或者筹备开学复课工作。教育部规定,如果开学,要对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和诊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教学衔接。对存在学业困难的,返校后要进行专门的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跟上复习进程。如果继续线上教学,要充分保障网络学习的软硬件条件,为学生“云备考”提供坚实的学习资源支撑。延期一个月,也让各地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更充足的时间做好衔接工作。

  第四,各省考务工作准备时间更加充裕。 高考是重要的国家考试制度,为了防止出现问题,每年相应的准备工作都相当繁复。按照往年的工作节奏,各省需要在4月、5月完成备考协调、试题命制、现场监考、服务保障等涉考事务的准备,但是在当前疫情防控条件下,这些工作都受到影响且还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换言之也如不推迟高考会暗藏很大的风险。高考推迟一个月,各省教育部门将有更为充分的准备时间。

  同时,通过这次疫情,我们也看到了高考招生改革的必要性。近些年来的高考改革新政策在一些省市试点,效果褒贬不一,随着改革的深入也越来越趋于合理。但是,高考改革不能只改革考试,只考虑便于大学招生的公平选拔。高考既要满足大学选拔人才的需求,更要通过高考引导高中以前的教育,整体上服务于提高国民素质,改革后的新制度要保证选择权的机会公平。

  因此,高考改革既要改革考试,更要改革招生制度,如果只把重点放在考试科目、考试次数、各科分数权重和计分方式的改革上,难以改变应试教育和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全国高考时间统一,但各省试卷不统一,各省招生计划指标人数和录取分数线单独划定,录取比例不均等造成不同省份考生上大学的机会不公平。高考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招生制度的改革上,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从根本上改变现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招生计划指标分配制度,设计出适应社会发展并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对培养人才需求的招生制度。

  (2020-04-02)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