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健委连续发布《关于做好信息化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文件,要求加强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措施的监督检查,加大症状、体温检测力度,推进信息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应急指挥系统,以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8月16日,芯耀科技数字化防疫体温监测预警系统捐赠仪式在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四中学举行。该系统在学校的应用,为学校进一步加强新冠疫情传染病防控监督工作、压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责任提供了技术支持。
“数字化防疫体温监测预警系统”由广州芯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独立自主研发并捐赠,系统由测温手环、RFID系统读感采集器、云端数据平台等构成,不仅可排除外界温度影响等因素干扰,精确对10米范围内佩戴测温手环的人员进行有效体温测量并实时显示结果,手环会持续检测佩戴者体温变化,绘制出体温变化曲线,检测结果误差在±0.15℃之间。一旦被检测人体温出现异常,则会即刻触发平台警报,使异常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防范、隔离。系统支持多人多次同时测温,避免了人群聚集、排队等候;还支持数据留存及回溯,数据可溯源3个月,方便查询、统计、汇报,可随时进行追踪分析,同时保护个人隐私,不会造成个人信息资料泄露,实现科技防“疫”。
广州芯耀科技负责人朱建华表示,此次向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四中学捐赠价值15万元的数字化防疫体温监测预警系统,包含1300件手环,26套采集器。主要为了帮助学校解决额温枪、耳温枪、点温仪等测温工具容易出现高温天气红外线测温误差较大、排查速率不高、准确度不佳,特别是近距离接触感染风险极大以及随意填写、达不到“晨午晚检”要求等问题,是为了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监督工作,体现应有的企业担当,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据了解,该产品是目前国内开发的唯一一款无接触群体测温产品,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不仅适用于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大型工厂、居民社区等,同时也适用于家庭使用。家庭成员或个人使用方法十分简单,无需采集器,只需佩戴测温手环并开启手机蓝牙连接,扫码打开应用于产品的小程序即可,佩戴者的实时体温就能一目了然。目前,广东、广西、河南等地的多个学校、企事业单位、工地等已投入使用。广州一家学校负责人表示,当前学校开学,最主要的是做好学生和老师的每日监测,出现体温异常等症状,第一时间与卫生健康部门联系。芯耀测温手环的推出,很好地满足了学校的需求。
大连市普兰店区经济开发区众多相关政府部门、社区领导以及学校负责人参加了捐赠仪式。捐赠仪式结束后,各参与人员佩戴手环,在现场进行了产品体验并参观了系统的后台操作。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近日,浙江金华宾虹高级中学副校长邹劼向科技日报记者列举了当地“智慧学习系统”的诸多益处。 [查看详情]
8月12日,人工智能教育联盟大会在青岛召开,会上青岛市教育局发布《青岛市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意见》,宣布青岛市将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综合赛事活动,培育全国城... [查看详情]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2600家,各地方政府共出台人工智能相关政策270多项。 [查看详情]
青岛创新“1+4+100N”人工智能教育试点体系,搭建人工智能教育基础支撑环境,立项教育部重点课题,探索教师培训与试点校课程开设,初步形成了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业态。 [查看详情]
在全球协力抗疫的背景下,人工智能被赋予了更多期待和重任,在疫苗药物研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大显身手。与此同时,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凝聚全球智慧、助力全球经济... [查看详情]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
教育工作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课件资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2020年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出台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
吴建平指出,2020年是人类历史上特别值得纪念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次重大危机和...
中国教育信息化网是全面汇总教育信息化各类信息的综合门户网站,为各级各类教育行政和教学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是全面宣传报道国内外最新信息技术方案及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平台,是教育信息化成果展示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广大教师和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了解中国和世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窗口。欢迎广大教育信息化建设者、相关专家学者、一线老师投稿!投稿邮箱:cyy@mo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