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
在经费保障方面,《意见》提出,中央财政安排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
7月17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加强“两类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三项重点任务。争取到2020年底,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基本消除现有56人以上大班额,全国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两类学校”办学条件达到所在省份基本办学标准,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不断提升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意见》强调,各地要采取“倒排任务”的方式,将省级人民政府审定的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2019—2020年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制定详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各地要按照“实用、够用、安全、节俭”原则,合理确定“两类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全面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学生基本条件,满足偏远地区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对于规划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要保障基本教育教学需要,防止盲目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人为造成学生辍学和生源流失。加快推进农村学校宽带网络接入,实现全覆盖,改善学校网络教学环境,为确需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意见》明确,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由中央统一部署,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县级人民政府具体实施。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制订本省方案,并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备案。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针对每一项重点工作内容,明确细化每一所不达标学校应采取的措施和时间安排、资金来源,编制2019—2020年工作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
在经费保障方面,《意见》提出,中央财政安排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补助资金首先按照西部、中部、东部各占50%、40%、10%的区域因素确定分地区资金规模,再按基础因素、投入因素、绩效因素各占60%、20%、20%的权重分配到具体省份,重点向基础薄弱、财力困难的省份,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并对成效显著的省份予以适当奖励。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义务教育质量关乎孩子成长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是在着力回答新时代的“教育考题”。 [查看详情]
政策频出,职业教育大发展关口来临
自今年年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印发后,高职扩招百万、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1+X证书制度试点等10余个政策文件纷纷出台。中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 [查看详情]
男幼师:被争抢的“宝藏男孩”

据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幼儿园教职工共419.3万余人、专任教师约243.2万人,其中女性分别约为386.3万、237.8万,约占总数的92.1%、97.8%。由此推算,男性在幼儿园教职工... [查看详情]
家庭作业不能成为家长作业
早在《意见》发布之前,一些地方的学校其实就已经意识到让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弊端。 [查看详情]
全面检查高等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
7月11日至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率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执法检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