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子民好好说 > 正文

呼唤科学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探索发源于16世纪后半叶,仅仅用了500余年的时间就让人类文明超越了之前数千年的发展总和,到达了如今的高度,并且文明发展还在处于不断加速前进。

  科学之所以被推崇,并被确立为当今我们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重要范式,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从来不认定所谓的绝对真理,也不盲从所谓权威,而是通过可重复可验证的实证精神和基于独立思考的质疑精神,让科学理论始终处于螺旋上升状态。

  科学在不断证伪中前行,在大胆猜想和细致反驳过程中枝繁叶茂。这其中,学术争鸣是科学发展和重大突破的必经之路。认真研读人类的科学史,都是通过科学家之间不断的论战争鸣,推翻旧理论建立新模型的过程,几乎每一次重大科学理论的诞生都不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是伴随着新理论对旧理论的质疑,伴随着充满火药味的争论和冲突,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大家都听说过“日心说”和“地心说”的故事。学术争鸣的过程也是相互激励、相互启发的过程。参与争论的各方都要竭尽全力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这就激励着各方去深入研究问题,直至达到正确的理性认识。

  爱因斯坦与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关于量子力学长达数十年的论战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其中的曲折迂回、精彩纷呈让人心向往之,他们为了探索科学真理进行的争鸣推动了量子理论的深入发展,对后世的物理学家影响深远。但更大启示在于,双方针对对方科研成果和思路的弱点、不足进行的不同观点和见解的争鸣,可以深刻的暴露其缺陷与问题,使争论双方及时修正和改进自己的理论,克服自己认识上的片面性,甚至以此为基础推陈出新,激发出更为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理论。

  但是类似的争论在国内科学界以及大学校园中却很难见到,不少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家或者学子在国内任教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没人“吵架”了,上课时学生默默点头,教授之间开讨论会时同行微笑沉默,但如果指出别人学术上的瑕疵,对方就会觉得很没面子,下不来台,认为这是在找茬挑事,是“不团结同志”,时间一长,这些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家们也只能入乡随俗,被“同化”了。

  为何在海外学术界习以为常的争论传统在国内却遭遇水土不服,这可能与我们的教育缺少思辨性思维训练有关。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以和为贵,中庸之道,从骨子里是不愿意接受批评和质疑的。而在师生关系上,中国孩子接受最多的教育就是“听话”,在课堂上多说话都是异端,这种氛围自然就很少会出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样的学子了。

  如果没有针对性意见的讨论与争论,学术氛围就会成为一潭死水,科学工作就很可能陷入机械重复的“死循环”。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要从小培养好奇心和逻辑思维,思辨精神,要在课堂上鼓励发问和讨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尤其需要呼吁大学研究生阶段和学术界要建立起认真讨论、相互交流的秩序和规范,呼唤百家争鸣。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应该经常召开学术组会、讨论会而不是导师指定题目让每个人为了毕业论文闭门造车。学生在会上介绍自己近期的工作、实验情况以及新思路、新想法,由导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提问、点评,大家可以随时指出可能的错误,进行讨论。导师应该鼓励研究生提出尖锐的问题,在其主导下鼓励自由争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思考、思辨的训练过程,所有的学生都会因此受益。

  研究机构和高校内教授之间也应该建立交流的平台,尤其是学科相近教授之间的讨论,在学科交叉成为科研发展新趋势的情况下,教授之间的交流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特别强调在讨论中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开诚布公,直抒己见,而不应该夹杂私人情绪。

  正式召开的学术会议方面,要开成真正的学术研讨会,而不是形式大于内容,参会人只是奔着论文发表去听听报告,做做样子,图个热闹,连最基本的讨论都没有。学术会议应该真正成为学术交流的场所,在会议上发言的专家教授是为了发表最新成果,并听取别人对自己研究工作的意见,参加会议的人员则是为了接触同行,学习讨教,建立学术交流渠道,这样的学术会议才有意义。

  在科研项目验收、评审评估会议方面,应该有不同的声音。鉴于目前国内的学术氛围,要明确发言顺序,让参会的学生、年轻教师先发言,邀请的所谓权威专家发言一定往后排,在锻炼学生、年轻教师的同时,也有助于权威大咖对科研项目的整体认识,而不应在没经过充分讨论就由大咖来定调。专家在验收、评估会上应该胸怀坦荡,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直面问题,这既是对国家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评委身份负责;同时,不要纠缠于项目成果属于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这些定调结论上,而是要如实反映科研成果的进展和优劣势,真正对科研项目起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效果。

  (2021-03-03)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