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子民好好说 > 正文

什么是好的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什么是好的教育?这个问题要看是谁在问,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职业等都会有不同的解读,还有教师、教育研究者、校长、教育局长、厅长和部长的不同解读。

  从小处说,教育事关个人成长,生活幸福,家族兴衰;往大处说,教育事关公民素养,国家发展,文化传承和民族振兴。基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自古以来,什么是好的教育,一直是困扰东西方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

  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功能的实践活动,以及为了人类各民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有组织机构的教育和转化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根据背景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学龄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

  现实中,特别是回归到结构化的社会当中,教育的混沌性却让人吃惊。这么多年来,减负也罢,教改也罢,素质教育也罢,考试改革也罢,竟然都是步步维艰,原因就是教育的复杂性,集中体现在教育规律难以把握。因为面向社会大众的教育关联的因素太多,任何人对于教育的看法只能是建立在自身目力、能力所及的群体。我们经常强调要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但教育既有内在规律,又要适应外在规律,实际上真正研究发现,真正对所有人都行之有效的教育规律少之又少。

  今天的教育形态是适应工业社会发展形成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信仰对教育也有其不同的认知。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教育者,会推崇不同的教育目标与方式。孔子有言:“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育思想。孟子则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君子之乐。鲁迅言明“教育是要立人”。陶行知则觉得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认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亚里士多德提出,“体育应先于智育”。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的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等等。

  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原因,任何关于教育的论述都有值得推敲之处;因为教育涉及的方面太多,无论多么伟大的教育家也是在讲述自己的片面。但如果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教育家的思想统合起来,或可浅尝教育的实质,想要破解“好的教育”的谜题,其实答案也就隐藏在这些先贤的只字片语中。我们首先要明白,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是有通用部分和特殊部分之分的,因为我们大部分时间讨论教育问题时,往往都是将其混在一起,这才导致了问题的复杂性。

  教育的通用部分首先是德育,可以算作是教育的上层建筑,是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必须,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没道德,这是任何教育都必须重视的内容,但也是最难以衡量的东西,无法量化。然后是体育、美育、生活教育等同样难以量化的内容。

  教育的特殊部分是智育。这既是当今家长最看重的部分,也是最难以均衡的部分,与被教育者智力水平、所处环境(比如学校)、家庭教育、经济条件等息息相关。教育发展不充分和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导致家长焦虑程度上升。从逻辑上说,智育是应该讲究分类分层的,即因材施教,但因为事涉教育公平,又要讲究有教无类。这些自相矛盾的理念互相糅杂内化至教育政策中,自然会出现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有一地教育部门为了减负要求,写作业只要超过晚上10点只要有家长证明,学生就可以不写剩余的作业。且不说教育部门完全无视诚信建设程度,仅仅从每个学生智力水平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学习态度不同,也可预知这个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将会出现多少笑话。

  可以看出,教育的通用部分很难量化,而教育的特殊部分则完全无法统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略显无奈的结论,对于群体来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好的教育”;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没有所谓“好的教育”,只有适合的教育,结合当下,放眼明天,做好今天的学习。

  (2021-03-12)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