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子民好好说 > 正文

孩子成绩急不得,卷也没有用,循序渐进才有效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我们常说要按教育规律办事,那么,什么才是教育规律?

  对于这个问题,学界已有不少理论层面的研究和论述。但随着环境与条件的改变,我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需要与时俱进。循序渐进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即按照教育本原的顺序和步骤逐步推进。

  循序渐进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逐步推进,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教育的目标。这一规律的重要性在于,它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循序渐进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人的认知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从简单的知识和技能开始,逐步向复杂和抽象的知识和技能推进。这样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认知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循序渐进也符合学习规律。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重复和巩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难度,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避免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和焦虑情绪。

  三、循序渐进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避免过度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对学生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过程,减少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但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很多家长无所适从或盲目跟风进入内卷大潮。在大量商业机构的助推下,家长们将社会竞争压力前置到中小学,平移到幼儿园,甚至提前到"胎教"阶段。认知的错误,导致了这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也扭曲绑架了学校教育,最后让学校与家长都成为教育的输家。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理念上厘清这一教育规律。

  人的成长是一个连贯的过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孩子在什么阶段萌发直觉思维,什么阶段发展形象思维,什么阶段才开始逻辑思维,有其必然的顺序性规律。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建立在前一阶段的发展之上。

  另一方面,知识的积累也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即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从形象到抽象。就像盖房子一样,简单的基础知识犹如地基墙根,复杂的专业知识犹如房梁屋顶,颠倒不得。人对知识的理解,也只能是从基础开始,向高深进发,不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因此,尊重上述两个过程的连贯性,并在教育的过程中使两者互相匹配,就是对教育循序渐进规律的科学理解。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不宜过快。现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唯恐孩子落于人后,担心输在起跑线上。这无异于拔苗助长,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二是不宜过度。中国的教育往往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比较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本身是个优势。但不少地方一味使用题海战术,反复满堂灌输,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折磨,泯灭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三是不宜贪多。有的家长打着"全面发展"的旗号,不顾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考虑其实际的接受能力,将孩子的业余时间几乎填满了各种兴趣班和特长课,恨不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殊不知,厌学的种子却由此埋下,给孩子的后续学习凭添心理负担。

  教育本应该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该什么时候学,学什么,怎样学,都急不得,跳不得,也灌不得。知识的传授或学习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