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当前主要任务的理解
一、我国信息化发展里程碑 我国信息化发展里程碑主要包括: 1993年12月,国家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成立、三金工程起动。 1997年3月,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
我国信息化发展里程碑主要包括:
1993年12月,国家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成立、“三金工程”起动。
1997年3月,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首提五化并举、两化融合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2012年10月,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提出“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等任务。
2014年2月,我国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讲:“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这些十分重要的论断对我国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
2006年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下文简称:战略)虽然已经八年了,而且目前正在制定新的战略,但2006年的“战略”仍有现实意义。它重申:“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战略”中对信息化的界定也是科学的:“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战略”对全球形势概述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已演进为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这里可体会到信息化是一个历史进程,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信息化和全球化相互交织,重构经济格局。“战略”对我国信息化发展形势的总判断是信息化已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新阶段。
三、我国信息化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1.“战略”确定的我国信息化发展目标
2020年信息化发展的总目标是: 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信息化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实现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产业跨越式发展;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先进文化传播能力、军事变革能力、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当前信息化和网络安全主要任务
最近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建设网络强国成为我国信息化和网络安全新的战略目标。
主要任务: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3.任务之一:网络设施及其使用情况
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但是互联网基础网络设施仍存在明显不足。目前,我国互联网网速平均速率仅1.774M,排名全球第71位,可以说仍处于“低速宽带”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建设仍需进行跨越式提升。特别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宽带接入情况较差,互联网的普及率较低,制约了信息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移动网络面临的扩容和投资压力也不断加大。近几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保持每年近乎翻番的增长,未来仍将延续这一态势,意味着每年均需巨大网络建设投资,并亟需加快演进升级,加速提升网络容量。现在国家提出的“宽带中国”规划包括:宽带提速、宽带普及、宽带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三个方面。明确宽带能力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实现城市家庭平均20Mbps以上,农村家庭平均4Mbps以上;固定宽带用户达到2.5亿以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文学课程“互联网+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随着“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1]政策的提出,文科教育如何创新发展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新文科建设的开展,也成为近年来教育界探讨的热门话题。 [查看详情]
数字化背景下小学阅读教学优化路径研究
当前阅读教学在小学课程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阅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素质,而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书目的选择是阅读高效进行的有力保障。 [查看详情]
高等教育在线教学模式特征的比较分析及选择策略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仍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当前,高校中流行三种在线教育模式,即直播模式、录播模式和语音图文模式。 [查看详情]
一体化智慧校园中台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经过前期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建立了涵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平台,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支撑与服务。 [查看详情]
美国中学实施混合学习的特点与启示
自2020年2月份以来,在“疫情”影响下,为保障学生的学习能够持续、顺利进行,全国在“停课不停学”中推进线上教学。 [查看详情]
俄罗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及启示
在前苏联后期,俄罗斯全民教育水平与质量位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工程科技教育与高等教育更为出色。近年来,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质量明显落后。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