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科研管理 > 正文

学术传播的理性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学术研究需要理性,这已是毋庸置疑的集体认知,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构想,严谨实验,得到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客观、真实地撰写出研究报告,而后就需要将这些成果固定下来并尽快传播出去。为了得到学术界广泛承认,也让社会成员分享到客观的新知识,理性的学术传播十分重要,这也是科学的使命之一。

  学术传播的渠道种类较多,一般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方式。非正式的方式诸如信函往返、电子邮件、会议交谈、虚拟学院、学术社群交流以及学术网络仓储平台等;正式的传播方式则多指文献形式的传播,如一次文献类的图书、论文、文集、研究报告等,二次文献类的索引、摘要、百科全书、评论、年鉴、指南手册等。形形色色的传播媒介万变不离其宗,即理性传播。

  学术传播的理性至少包括学术会议表述的理性、选择发表载体的理性以及成果转化或新知识普及的理性。

  学术会议表述的理性

  学术会议的与会者通常是同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会议有着促进科学发展、学术交流、课题研讨等明确的学术目的与学术需求,具有广泛性、权威性、高知识性、高互动性等特点,是新成果新发现的集中传播场地。但是,当前我国学术会议资源分散、信息封闭、交流面窄,参会的研究者面对仅有的会议资源,为了使自己的汇报得到更多的关注,不自觉地会在报告中使用“开创”、“颠覆”等字眼,而研究成果一般都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拓展,这样文字的使用,势必造成传播的不客观、不理性,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为解决因会议资源缺乏、信息封闭而带来的汇报浮夸等问题,“中国学术会议在线”通过实现学术会议资源的网络共享,为科学研究者提供广阔丰富的会议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术会议网上预报、在线服务、学术会议交互式直播、多路广播和会议演讲资料点播等功能。极大丰富了学者对本领域学术会议参与和交流的愿望,拓宽了学者的视野,也对会议产生了良性监督作用,对会议中客观、理性表述等有积极影响。

  论文发表载体的理性

  会议上宣读的研究报告,最终要以论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并通过期刊、学术网站等各种载体正式存档并传播。选择何种载体,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研究者不可言说的痛,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宝贵的科研时间。

  最早的学术内容载体,无论是莎草纸上阿基米德的《方法论》,还是竹简刀刻的《天工开物》,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匹配的媒介。在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后的年月里,纸本文献就成了首选,以专著或书信的形式在学者间传播交流。直到1665年,法国《学者杂志》与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相继出版,学术交流基本脱离了书信邮寄,有了专门的学术期刊,为学术交流提供了印刷本平台。

  二战后,科技进步引发了论文数量的激增和期刊种类和数量的翻番,学术期刊百花齐放,各个领域都有为数众多的期刊类目,论文数量也在海量增长,这才开启了同行评议制度。同行评议大致有单隐、双隐和公开评议三种,同行评议的水平是期刊质量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障之一,决定了期刊的影响力。

  在海量论文产出的今天,期刊影响力却成为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成为了衡量学者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的考察依据,使得论文对研究成果进行分享传播的本来用途变成了与资金、地位、名誉挂钩的衡量标准;另一方面,学者为了让自己的学术成果在更高的平台上发表,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而甘愿长久的等待评审,等待出版,往往这一等就将新成果等成了旧理论,甚至等成了他人的研究。

  不久前发生的清华北大“抢发”论文的事件,或可说明一二。

  2012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谢灿教授实验室首次成功筛选鉴定了动物对磁场感应的受体基因,此后两年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并于2014年12月8日将研究论文投递《自然》(Nature),文章一直处于审稿过程中。

  论文提交后,谢灿在一次讲课中,提到了磁蛋白方面的研究。张生家后来经人引见提出与其进行磁蛋白方向合作研究的要求。

  2015年9月15日,《科学通报》(英文版)发表了一篇关于动物磁感应受体蛋白方面的论文,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学术带头人(PI)张生家。张生家论文中提及的磁蛋白基因是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谢灿教授实验室发现的,然而,“抢发”的论文作者名单中,并没有出现北京大学研究人员的姓名,只是在致谢中提及“蛋白基因来自谢灿实验室”。

  此事一出,即引发争论。

  张生家认为,双方研究内容完全不一样,谢灿主要是做有关生物化学方面的工作,而通过磁场调控细胞运动则是他本人的科学构想,不属于抢发。谢灿认为,正是在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张生家在神经细胞学层面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因此他认为张生家“提前”发表的论文有“抢发”他人成果的嫌疑。

  这里且不去评判事件本身,只进行这样的反思:如果两个人投稿的是同一个期刊或同一个论文发布平台,那么还会出现“抢发”争议吗?如果出现第三位同行,在相对短时间内研究做出了与谢灿同样的成果,并很快在互联网上发布或在《科学通报》类学报发表,张生家用第三位同行的磁蛋白基因,进一步研究并很快发表了论文,谢灿的成果还有社会价值吗?

  由此,可以认为,论文载体除了要以影响力来考量,能否快速发表对研究者来说同样重要。在当今社会,科技成果日新月异,与生产力相匹配的互联网形态已深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互联网+”已是国家战略,与此相适应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阅读更是日常可见,作为创新前沿的学术领域,论文发表新载体的选择更应秉承这个理念,网络快速发表是大势所趋。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即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为满足科研人员第一时间传播研究成果,及时分享并快速交流的需求而创建的。打破传统期刊的壁垒,避免长久等待审稿发表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有效保护作者知识产权并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让论文回归本来的用途。“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成立十几年来,一直秉承创办宗旨,对净化学术环境,促进科研成果快速传播、快速发展、快速转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真正理性的选择论文发表媒介,而不是唯影响力、唯期刊名气而论,这是广大学者应仔细思考的问题,也是对自己的科研工作最具诚意的负责。

  成果转化或新知识普及的理性

  环顾世界,重视和推进科学发展,是当今许多国家思想观念的主流与政策制定的依据。我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历史较短,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经历过科学的启蒙和科学革命的洗礼。普通民众对科学成果的认知和评判,很大程度上依赖媒体的宣传报道。媒体需要恪守职业道德,真实客观、深入浅出的将新成果、新知识介绍给普通民众,研究者自身也要遵守学术道德,避免在新闻媒体上炒作学术成果,夸大其实,应理性的描述学术成果的意义、作用,并切合实际的指导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做到高效、低耗的实现新成果的转化。

  学术成果历经科学研究阶段、会议汇报讨论阶段、论文传播分享阶段及成果转化知识普及阶段,每一阶段任务不同,要求相近,即都应做到真实、客观、理性,这是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操守,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要求,互联网模式的学术传播为实现学术理性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也将为全世界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协同合作环境。(2015-11-13)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