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精彩年鉴 > 2015年 > 正文

2015年8月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2015-8-3

  上周参加一个论坛,某经济学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幸福,幸福就是个人欲望的满足。并称主流经济学家认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满足个人无限的欲望,所以追求幸福只有两个字“掠夺”。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方法,在“掠夺”资源的过程中占据优势。教育的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对全人类来讲,教育承担的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国家讲,政府花钱办教育主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国家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对于个人来讲,受教育是为了幸福生活,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幸福。教育不是培养人去掠夺资源,教育要培养人利用知识和技能去“开发”更多的资源,满足人们不同的欲望。没有信仰的人可能欲望无穷,有信仰的人会自我控制欲望;科技停滞的时候资源是有限的,科技发展的时候资源的使用效率会大大提高,科技突破的时候会发现或发明新的资源。只要你相信世界上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定律,人类的大脑想像力无限,地球上的资源也就会无限,不断满足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2015-8-4

  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演绎法和归纳法两种推理方法。

  演绎法就是从已知的定律经过逻辑推演得到新的定律的方法。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演绎推理是严格的逻辑推理,一般表现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模式:即从两个反映客观世界对象的联系和关系的判断中得出新的判断的推理形式。

  归纳法就是从大量的试验和观察结果中寻找和总结规律的方法。所谓归纳推理,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叫做归纳推理。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它属于合情推理。

  演绎推理如果要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则通常要依赖归纳推理来提供一般性知识。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原因主要是归纳推理依靠演绎推理来验证自己的结论;为了提高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需要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对归纳推理的个别性前提进行分析,把握其中的因果性,必然性,这就要用到演绎推理。

  2015-8-5

  科学与真理的区别 人们对科学的理解非常宽泛,对真理的定义也非常多。这里讲的科学特指自然科学,不包括人文社会学科;这里说的真理特指唯物主义的真理,不包括宗教信仰的真理。

  科学不是真理,科学是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的、按照特定方法构造的可以自圆其说的方法论和知识体系。真理不等于科学,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科学时常会出错,但科学追求的目的是真理;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不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可能得出多少种结论,但只有一种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但是真理不是知识体系。

  科学研究致力于探索自然界事物的本质特性和规律,并对一定条件下的物质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归纳。科学是基于特定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依据已知的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所以任何真理都具有时间上的相对性和空间范围的相对性。

  2015-8-6

  科技论文的通讯作者一般是该论文项目研究经费的主要负责人,负责该研究项目的整体规划,负责修改论文草稿并最终定稿的责任人。通讯作者的具体署名顺序没有严格的标准,一般是按照对论文的实际贡献排序或作者之间协商。通讯作者不仅是荣誉,论文发表后,同行提出论文中的相关问题,通讯作者要负责解释回答问题。在没有年轻学者或研究生参与研究的情况下,一般通讯作者就是第一作者。在有年轻学者或研究生参与研究的情况下,项目负责人一般为了学生毕业和前途等考虑,通讯作者署名在后。论文署名要考虑到师生关系的和谐,更要考虑知识产权与贡献对等,不要造成导师与学生争抢通讯作者。

  2015-8-10

  加强对科研经费监管十分重要,科研经费审计的重点应该是科研经费欺诈等。有些国家级课题,实际投入研究的经费可能仅需要几十万元,但申请立项和实际批准的经费数额却高达上千万元,与商业欺诈没有本质的区别。因而,审计的重点应该是科研经费的立项部门和各类计划、工程等经费多的大项目,重点查处多头套取经费和欺诈等犯罪行为。

  不应该让科研立项部门参与经费监管,防止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发生。也要防止对科研人员经费使用作有罪推定,还要避免用今天的财务管理规定判别过去没规定时的经费开支对错。

  审计部门应正确理解科研经费管理适用的会计制度,要防止因会计制度的不同造成审计结论的不准确。科研经费投入与企业投资和经营行为有本质的区别,不能用《企业会计制度》的标准审计认定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规范;科研经费拨款与事业单位拨款的目标任务不同,也不能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标准审计认定科研经费的使用是否违规。科研经费的性质需要科学界定,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创新,国家财政部门要依据《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制定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或细则”。

  加强科研经费监管,也要防止造成“教授干活,会计当家”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各个学校要根据国家相关财务管理规定,制定符合本校科研和学科发展规律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让科研人员依据相应办法,自主决定经费开支。“教授干活,会计当家”的管理模式至少造成两种恶果:一是科研人员不能按照科研进度决定经费使用,既影响科研效率,影响创新成果的产生,也很可能造成科研经费滥用;二是如果科研人员不能控制经费的使用权,其申请科研经费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参与科研的积极性降低,就会导致国家创新能力下降。

  2015-8-11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我们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统称为科技,但科学与技术不是同一概念。西方人甚至把数学与科学严格区分,因为研究的对象不同:数学是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及空间关系,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客观规律,技术研究的是事物之间的功能关系。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都需要数学作为工具,技术的发展更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撑,因而数学的发展对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科学是人类探索和积累的关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并理论化了的知识体系,旨在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技术则是泛指根据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为某一实际目的而协同组成的各种工具、设备和工艺体系。

  科学是认识世界并探求自然真相,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用来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发现,即是发现世界上存在却未知的东西。科学的目的是寻找“是什么”“为什么”“会不会”。科学表现为知识形态,它的成果是科学理论的发现。科学具有公有特征,科学没有国界,为全人类所共有。科学属于文化范畴,科学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增加文化知识,促进人类走向新的文明。

  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根据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积累起来的各种工艺和操作方法的技能体系。技术是发明,即是发明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东西。技术的目的是寻找“做什么”“怎么做”“做出来干什么”。技术表现为物质形态,它的成果是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发明。技术具有私有特征,技术有垄断性,跟直接的经济利益相联系。技术属于经济范畴,新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并积累物质财富。

  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科学理论通常可以转化为技术原理,促进技术发展。技术是科学理论的应用,是科学的演绎、具体化、实用化。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上的科学与技术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各个学科研究的对象越来越深入,细化成了多个新的学科体系,高新技术的产生越来越依赖新的科学发现,科学和技术也逐渐融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

  2015-8-12

  讲道德不如守规则,讲觉悟不如靠法治 部分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负面消息,带来了对留学生群体的负面影响。中国留学生好像不再只是聪明与勤奋,他们的科研道德同时也会被导师、实验室的同事所关注。在国外的学术界,谈论中国最多的话题不是中国科学家的重要发现,而是有关中国的学术不端行为。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的不断发生,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声誉与可信性已有危机,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整体形象。

  更加可怕的是,这种声誉和信任危机仍在放任自流。由于中国的学术不端往往是为了套取国家资源,申请项目,套取经费,骗取荣誉等,不直接影响同行利益,同行不愿意监督。我们学术界只喜欢谈论科学诚信的大道理,不愿意认真地去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并且用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对当事人减免处罚。遇到具体学术不端案例,往往用学术道德评判,不用学术规则去处罚。

  有关政府机构对学术不端造成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试图通过宣讲教育,提高科研人员的诚信觉悟来解决学术不端问题。当前的学术不端更多地是发生在学术权威周围,打着国家利益旗号给自己设项目、经费使用不规范、项目评审靠人情、申请项目过度包装等。这些学术权威口头上的觉悟比一般科研人员高多了,仅靠讲觉悟很难制止学术不端行为,要用法治手段严厉打击学术欺诈行为。

  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纵容态度是影响国家创新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是中国科学文化健康发展的最大敌人。学术界在宣扬科研诚信道德的同时,严格用学术规则处罚学术不端当事人,创造出“人人不敢,处处不能”学术不端的科研氛围;国家相关部门在开展宣讲教育提高科研人员诚信觉悟的同时,主要依靠法治力量,严厉打击学术不端和造假行为,才能有效制止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之风蔓延。

  2015-8-14

  学报与杂志的区别 学术期刊和流行杂志通常都是连续出版物。学报与杂志有相同之处,都有固定名称、每期版式基本相同、定期发行等,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但学报与杂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报是学术方面的,学报的特点是:学术性、理论性、专业性、创新性和诚信原则。杂志是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杂志的特点是:宣传性、科普性、通俗性、广泛性和娱乐性。

  学报对应的英文词是Journal,主要是刊载科学研究发现或发明的成果,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科技论文,这类论文较长,有研究深度,要有大量的参考文献来支撑论文的观点。学报论文的评审比较严格,一般要经过同行评审,评审过程需要3-6 个月。学报论文的书写格式及语言要求比较严格,学报的读者都是本领域的研究人员。刊物名称中一般冠以”学报” 等字样,容易辨认,譬如大学学报(如:某某大学学报)、专业学报(如:力学学报、物理学报、化学学报)等等。严肃的人文社科类学报与自然科学类的学报特点和要求基本相同。

  杂志对应的英文词是Magazine,刊载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或影视明星,生活、娱乐、故事等。部分杂志是用来发表对时事政策或新闻的学术观点,或个人观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评论性或宣传类文章,只要你能自圆其说,不一定要求有参考文献。杂志的文章则没有严格的评审过程,一般只要编辑认为合适,经主编同意就可以发表,1-2 个星期可能就知道评审结果。杂志适合大众阅读,杂志上刊登的文章一般不长,杂志文章的书写格式没有严格限制,语言比较通俗。

  学报的主要功能是学术交流,其组织形式一般是附设在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学报编辑部(国际上是学术出版集团)。学报的存在形式面临信息技术的挑战,论文交流载体的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从最早的同行书信交流到不定期出刊; 纸张和印刷技术的普及,才形成了现代的学报形式; 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使学术交流载体发生了替代性的变化,也使得学术发现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向着多元化发展,而且不可逆转。

  杂志的主要功能是宣传和娱乐,其组织形式一般是由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杂志社经营,杂志社内设立编辑部,负责文稿组织。杂志的种类和形式繁多, 就其内容分, 有专业性杂志和综合性杂志;按读者对象分,有老年、青年、妇女、儿童等杂志;按表现形式分,有以文字为主的杂志和以图片为主的画报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多媒体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等多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杂志将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请注意:学报不是报纸,是期刊。大学办的报纸叫校报,不能叫学报。

  2015-8-17

  科学研究的成果通常都是以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出版专著等形式呈现,只有在发表、出版和评价科研成果中保持诚信才可能对公众提供可靠的知识,科技才能发展进步。在撰写与发表研究成果时,有些作者往往忽略在文献引证、样本制备、数据处理、署名与贡献对等的诚信责任问题。

  对于那些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启发思路和支持观点的已有研究成果,应当用引证的方式给予标注。如果某研究成果引用了他人的研究却有意隐瞒,会被视为“剽窃”,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即便是粗心的疏漏,而不是有意的剽窃,也会被确认为学术不端,受到相应的处罚。

  作者还要注意引证和著录的基本规则。在国内发表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可以参考中国国家标准局2005年发布执行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在向国外学报投稿时,具体著录规则取决于专业领域的规范和惯例。不同领域的学报,不同的学术出版集团,为方便统计引用、数据库与纸本期刊的衔接等,常常有自己学报特别的著录规则。

  2015-8-18

  阅读和标注参考文献是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中一项重要工作。引证是对他人过去研究成果的肯定和承认(即便是负面引证)。引证可以帮助读者通过对比正文与引用,判断出作者的研究与已有的成果的区别,评价和确认作者对学科的贡献,进而判断作者在该研究领域中的地位。

  随着科学文献数据库等的建立,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等,文献引用不仅能恰当评价论文的质量,还便于通过引证分析,找出热门论文、高被引论文、高被引作者、判断学科发展前沿等。因此,在科学研究和学术界,准确标注参考文献非常重要。凡涉及被引论文,无论作者的职位、单位和地位如何,都必须以注释、参考文献或致谢等方式恰当地承认其研究成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开放存取(OPEN ACCESS)运动的发展,网络发表论文越来越被广大科研人员接受和承认。不能把网络上的论文当作“无主”论文而随意引用,引用网络上的信息也必须标明出处。凡是能够明确的信息都应该注明,并且记录网站的地址,以备读者核对。凡是参考网上论文的,有文献标识符(DOI)的,尽量在参考文献中注明DOI;没有文献标识符的,请参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术监督管理办法》中网络发表论文的引文规则相关要求。

  2015-8-19

  学术的尊严来自诚信 党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被赋予新高度。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潮迭起的形势下,科研诚信问题更不容被忽视。要加强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切实净化学术风气。

  科学是以诚信为基础的事业,科学知识的获取和学术交流都是以科研人员的诚信为基础的,学术不端行为对科学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当科学活动由少数社会精英的兴趣爱好转变成千百万人谋生的职业时,知识生产与利益直接挂钩、科研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科研成就带来显赫的社会荣誉,导致科研人员的诚信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学术不端是指不遵守科学的诚信原则,伪造实验数据,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给科学事业带来负面影响的现象。学术不端行为还包括违规销毁研究记录、署名与实际贡献不符、在相关项目申请书或提交相关资料中不如实填报信息、项目经费使用中违反财务规定,以及实验过程中不遵守涉及人、环境、动物、生物安全等特定研究活动的政策和法规等。

  科学研究中的诚实原则是指科研人员应坚持科学研究的客观性,杜绝蓄意猜测或捏造实验数据,谎报研究成果、故意隐瞒他人成果及故意对成果的曲解等;科学研究中的守信原则是指在学术共同体内,应该采用公平的资源竞争、可靠的项目承诺、合理的成果与荣誉分享,及无不端的学术积累等。诚实与守信还要经得起时间考验。

  科研诚信是科研工作人员应有的基本品格和道德规范。不能因为一些行业存在不正之风而放松对科研诚信的要求。学术团体要引导科研人员加强自律,科研机构要制定公正合理的职称晋升办法,采用独立的第三方科技评价规程,科研管理部门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约束,使科研环境更加风清气正。

  科研诚信是保障学术自由的基本条件,而学术活动的秩序要依靠知识产权来保障。科研人员要遵守科研规范,顶得住各种压力或诱惑,珍惜自己的学术自由权力,尊重他人的学术自由和研究成果。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属于职务发明的,也要尊重单位的权力),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科研人员不应该只注重个人学术地位的建立,还应该对国家的学术进步和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提倡学术诚信和学术自由,不仅要求社会对学术自由权利的尊重,更要求科研人员自身在价值选择上遵照科学所需要的起码的诚信品格,使学术活动逐渐接近科学所要求的那种求实与创新,怀疑和宽容的精神规范。自然科学要坚持理性怀疑的态度,没有不受怀疑或批判的理论或学说,没有不受怀疑或批判的绝对权威。科学之所以不断进步,其魅力不仅在于创新,更在于每个科研人员不仅要尊重他人发现的优先权,更要尊重他人理性怀疑的权利。科研人员不仅要遵守科学研究规范和伦理,还要遵纪守法,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全社会要保护科学家创新的热情,激发科学家创新的动力,宽容探索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

  学术不端给学术发展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抵制学术不端,树立良好学风,严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必须建立有效的多元治理机制,以法治学,用制度约束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使他们敬畏科学,不敢学术不端,不能学术不端。

  科学需要严谨,严谨就要诚实守信。因此,科学工作者有责任准确无误地报告研究过程,诚实地向科学界开放自己的实验数据和研究结果。科研人员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科研成果,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维护自己和同行的社会声誉和学术生命。

  2015-8-20

  引证应当遵循诚信和公开的原则,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数据等要按照论文格式标准清楚地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作品来源等。仅仅在论文中写明被引论文作者的名字,将引用的内容用引号或者其他字体等形式进行标识是远远不够的。论文引证的形式包括文中注释、文后参考文献和末尾致谢等三种。

  要严格区分参考文献和注释的使用,注释是在论文中对某一问题作论述时,引用他人观点,佐证或强化自己的观点,或者对某一问题做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包括脚注和尾注;参考文献是作者在研究过程或撰写论文时所参考的文献目录,一般列在论文结论和致谢后面。致谢是对那些对论文做出了贡献,但又足以在论文上署名的人或机构的承认,应当在论文中以恰当方式说明,致谢一般排在论文的结论之后。

  2015-8-21

  参考文献的引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引用他人成果要适度,引用的成果不应构成待发表论文的主要部分或核心内容;

  2.引文原则上应使用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凡转引他人成果,应注明转引出处;

  3.引文应尊重文献的原意,确保原作者的思想不被曲解,不管自己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或思想,应当确保转述的文字表达与原文的观点一致;

  4.引用未正式发表的信息,则必须事先征得资料所有者的同意,并在论文中予以恰当标注;未经资料所有者的许可,不得随意引用;

  5.不得将未查阅过的文献转抄入自己的参考文献目录中;

  6.不得为了增加引用率而将自己或他人与本研究不相干的文献列入参考文献目录;

  7.应尽量避免引用别人未发表的论文初稿、原创思想和实验方案等。

  2015-8-24

  参考文献的引用要避免以下几种学术不端行为:

  1.真实的研究工作并不需要,而只是为了提高引用率,扩大自己的影响,作者之间的利益交换等,为了提高彼此的引用率,不必引用而故意引用;也包括个别学报为了提高影响因子,动员作者引用自己学报发表的论文;小团体之间的不当相互引用,并不体现真实的引用率和论文质量;

  2.不是自己深入研究的成果,只是把参考文献的研究工作改头换面,把别人的观点、思想或结论,用自己的文字描述出来,并当作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明出处。实质上是严重的剽窃行为;

  3.为了形式上提高引文的质量,将引自译著的引文标注为引自原著;将实际上是二次文献的转引,不查阅原始文献而标注为直引等;

  4.故意在参考文献中加入大量实际上没有参考或引用过的文献,造成一种阅读了大量文献,研究基础扎实的印象来欺骗读者;

  5.为逃避被指责为抄袭,在直接引用他人的相关文献后,不标出具体的引文出处,而是将文献笼统地列在参考文献中;

  6.研究过程中不注重科技查新,没有全面阅读与本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故意不查阅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文献,只选择对自己研究有利的文献。为了突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故意不提及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等。

  2015-8-25

  由他人代写学术论文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如将由他人代写的论文用于发表、职称评定、毕业论文、申请项目、申报奖励等活动属于欺诈行为。科研成果应该是科学研究的真实成果,论文应该是作者亲自进行过的科学研究、经过周密思考、精心写作推敲、反复核查相关资料后获得的创新性知识成果。

  2015-8-26

  学术道德是指科研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研究成果展示和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遵守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起码要求,是学者的学术良心。学术道德的实施和维系主要依靠学者的良心、学术共同体内及社会的道德舆论。

  学术道德建设主要是道德体系本身的构建,包括能被整个社会和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道德理念与原则的构建,以及切实可行的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包括理顺学术共同体与各种社会组织的关系,建设合理的学术体制;当前工作的重点是对已公认并可执行的学术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认真落实。学术道德的缺失将意味着学术不端现象的产生和蔓延。

  学术道德具有自律性,学术界要加强道德自律;学术道德有很强的示范性,特别是学术权威要作遵守学术道德的模范;学术道德还有传承性,要在学术界培养具有强烈的道德自觉、认真遵守相关学术规范的学术新生力量,并带动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建设,从而推动一个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学术生态。

  2015-8-27

  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陆续公布,几家欢乐几家愁。申请基金资助的科研选题主要要根据自身学术背景和单位学科条件,本着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总原则进行。重点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选题时要进行充分地科技查新,选题要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预期结果要有所发明、有所发现,能推动学科发展,对学术水平提高有贡献;

  2.选题要有学术价值,根据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通过缜密地理论思维,或精细地试验设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预期成果要用严谨的科学理论和基本的客观事实作依据论证;

  3.应用类研究课题,选题不仅要有学术价值,还要面向社会实际,根据行业实践的需要,预期结果能取得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4.选题时要考虑现实可能性,包括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同行的评价,还要充分份论证完成课题的客观必要条件,如仪器设备、实验场地、人力资源等是否具备。如果你申请的课题单位不具备必要条件,无论你认为课题如何重要,如何先进,如何科学,若评审人认为没有实现的可能,课题肯定不会通过。

  2015-8-28

  汤森路透公司按照其划分的 21 个学科领域(综合交叉学科未列入),统计 2002 年至 2012 年间被收录论文的引文数据,选取在对应年度中同学科领域中论文被引数量排在前1%的作者,发布了《2014年全球高被引科研人员》的研究报告。全球共有3215位精英属于“高被引科研人员”。美国的高被引科研人员最多,总数为1714人;其次是英国316人;德国162人,排名第三;中国(含港澳台)排名第四,其中111位在大陆任职;日本99人,世界排名第五;第六至第十名依次是加拿大、法国、荷兰、瑞士和澳大利亚。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2015年9月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