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
2024年4月18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通报《条例》制定情况、制定内容以及贯彻措施,回应公众关切问题。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黄勇、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杨阖、教育厅副厅长石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牟方林出席发布会。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全晓锋主持。
2024年4月3日,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出台既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职业教育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所需。
明晰立法定位 彰显四川特色
发布会上,黄勇对《条例》立法思路、立法定位、立法过程及特色亮点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黄勇指出,《条例》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立法定位。通过立法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大力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黄勇指出,在立法过程中,教科文卫委广泛听取教育部门、职业教育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校企合作单位、人大代表等各方面意见,突出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加强与教育厅、司法厅、人社厅等省直部门的沟通协调,督促指导教育厅成立立法专班,确保立法进度,注重立法质量。
黄勇指出,《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原则性规定,结合四川实际进行细化落实,解决操作性;将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上升为法律规范,彰显四川特色;聚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学条件保障、师资培养培训、产教融合激励等关键问题,给出四川答案。
聚焦热点难点 解决现实问题
发布会上,杨阖就《条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杨阖指出,制定职业教育地方性法规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条例》聚焦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热点难点,将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总结提炼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有利于着力解决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师资培养培训、产教融合激励机制等现实问题。
杨阖解读了《条例》主要内容。《条例》共8章74条,包括总则、职业教育的实施、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受教育者、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保障、法律责任和附则。《条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引导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办学,保障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受教育者权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鼓励支持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强化保障措施,凝心聚力推动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学习宣传 促进落地见效
发布会现场,石静重点围绕《条例》下一步贯彻实施情况做了简要介绍。
石静指出,拟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将学习宣传《条例》纳入我省职业教育重点工作。通过“职教活动周”“法律进校园”等活动,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编印《条例》释义、开辟专栏解读、举办专家讲座和知识竞赛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为《条例》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石静要求,对照《条例》全面梳理以往政策文件,对不符合、不适应的内容,及时清理、修改完善。各级教育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建立健全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石静强调,要全面落实法定职责,加强督导、检查、考核、通报、追责等监管,促进职业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条件达标、治理能力提高,加大对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禁止行为的督查督办,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推动我省《条例》落地见效。
回应社会关切 助力高质量发展
此外,牟方林、石静现场还就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记者提问:“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我省在这些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以及如何推进?”
牟方林应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人社厅积极创新、主动作为,近年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努力提升高技能人才地位待遇。如明确技工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三支一扶”志愿者招募、大学生士兵征集、国有企业职称评定和职位晋升时,可按规定对应享受大学专科、大学本科毕业生待遇;明确对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学习进修、轮岗锻炼、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评优评奖、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分别比照本单位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人员享受同等待遇,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比照本单位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首席技师薪酬待遇可参照本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标准确定或根据实际确定,但是不低于特级技师薪酬待遇等。
下一步,人社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会同省级相关单位,依据《条例》规定,持续优化完善政策体系,督促地方和用人单位抓好落实,依法保障和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待遇。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方面,四川取得的成效、不足和下一步如何协作发展”
石静应答,近年来,两地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组建成渝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吸纳成员168个。共建“一院三中心”,下设若干分联盟。38所优质职业院校双牵头,共建多主体、跨区域、深度合作的产教联盟。连续3年共同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活动周、“川渝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两地学校沟通交流更加顺畅,两地老师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两地学生学习能力和技术技能也进一步提升,学校、老师和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于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认知进一步深化。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两地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共享机制不健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社会上“矮化”“窄化”职业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与国家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要求还有差距。
下一步,将以实施《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为契机,聚焦两地产业结构布局和转型升级重大需求,创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路径、模式和载体,共同打造技术服务平台、技术创新中心和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面向两地重点产业,共同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虚仿基地、实践项目;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活动周、“川渝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平台,宣传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展示两地职业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氛围。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提问“支持面向产业聚集区和重点行业领域建设区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产教融合平台。我省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构建共同体这一创新载体?”
石静应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特别是产教融合的创新载体,共同体受行业主管部门指导,由龙头企业、高水平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共同牵头,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组建。目的是针对性联合开展产教布局优化、急需人才培养、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全链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省按照摸需求→建机制→做方案→抓落实的推进思路,启动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工作,对接“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和“天府粮仓”建设任务,优先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现代农业等7个重点领域首批布局成立了45个共同体。
下一步,我省将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地继续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以及休闲康养、文化旅游、数字乡村等领域部署建设一批共同体。在共同体内,推进政校行企共建现场工程师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一体化培养现场工程师;共建技术创新中心,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效益提升;共聚产教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