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学霸人设后面 无法看清更远的世界
以前,大家只知道学霸们会读书会写论文会考试会做实验,现在他们展现出来的形象立体了很多。他们的这些形象不一定符合“优秀”的标准,但鲜活、真实且多样。
作为“邻居家的孩子”,名校生被当成榜样宣传介绍本不新鲜。不过,最近一些学霸被公众熟知,不再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人如滔滔流水抛梗自嘲,向一名脱口秀演员迈进;有人当起网红博主,绘声绘色地测评化妆品,分享每日穿搭、安利“年度爱用品”;也有人自诩奇葩,登上综艺节目的舞台。
以前,大家只知道学霸们会读书会写论文会考试会做实验,现在他们展现出来的形象立体了很多。他们的这些形象不一定符合“优秀”的标准,但鲜活、真实且多样。
不是所有学霸都与大家的想象一样。我身边有不少学霸,有的也是精通糊弄学的“弄弄子”,上课划水、考前临时抱佛脚熬夜通宵;很多学霸也会剁手买买买,然后当尾款人;还有的学霸玩起游戏来比我还疯狂。
可是,有人在屏幕上看到学霸展现出不符合所谓学霸人设的特质,就感到不舒服了。网友吐槽:“你是清北的,怎么视频里都是吃喝玩乐?”言下之意就是你学历高,在学校的时候应该好好读书,毕业了应该安安稳稳找个“体面”的工作。
这就是人们对学霸的设定。学霸一旦跳出这个设定,就有人觉得“不对劲”。毕竟进入名校不容易,经历层层关卡的考验,才能突出重围,所以人们总认为名校生“自带”有会读书、自律、能力强等特点。
人们说: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可是“学霸”这顶皇冠太华丽太重了,时常压得人喘不过气,成了压力和束缚。这一季《奇葩说》里有一个北大女孩就是例子。女孩一上来就说自己是高考状元,自己的关键词是“内卷”。接下来所有话都揪着这两个词不放,不管导师怎么引导她说说自己,她还是会绕到这两个词。女孩被淘汰了,导师说了两句意味深长的话。第一句:状元变成了她的包袱,希望她能丢掉,重新认识自我。第二句:带着虚字来这个舞台会被拆穿,展现真实的自己,导师才会被打动。
同样是北大学子,李雪琴得到掌声,观众缘特好,这个女孩却遭到冷遇。因为李雪琴努力撕掉了标签,告诉观众真正的李雪琴是谁;而另一个张口闭口都是“内卷”等虚字,除了状元的标签外,人们对她一无所知。
导师的话是说给北大女孩听的,其实对每个人都有启发价值。不仅学霸,生活中人人都难逃贴标签的行为,仿佛是一种条件反射。不可否认,以“标签”概括一种身份特征,可以帮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快速认识一些事物,掌握规律。然而,如果永远躲在标签后面,不仅限制了自己的眼界,也会束缚别人走远。
学霸到屏幕前走一遭,就像照镜子,是直面批评、重新审视自我。抛去网友转瞬即逝的注意力,自己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学霸究竟是谁,先撕掉标签,再去探索。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愿更多榜样励志故事走进思政课堂
高校思政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要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查看详情]
奖牌只是学校体育的副产品
教学过程的教育性是所有学科教学必须遵守的原则和遵循的基本规律,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学校体育教学只追求夺得奖牌,或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是一种捡到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 [查看详情]
高校“错峰”放假 让学生的返乡路更顺畅
高校掌握学生信息最全,理应在联系和帮助学生方面承担主体责任。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和辅导员要及时掌握离校学生动态,实现“一对一”的情况沟通。 [查看详情]